【課程內容】
1、公共課(日語/俄語、政治);
2、專業(yè)課(和聲寫作、和聲分析、曲式分析、中西音樂史/音樂學基礎知識問答、背誦班、押題班、復試班);
3、分為:春季基礎、暑期集訓、秋季強化和冬考研沖刺四個授課環(huán)節(jié)
4、擇校-初試-復試一對一指導,協(xié)助擇校及對接目標院校;
5、不過線的學員第二年半價重讀;
6、7-16人授課,上課時間一般在周末固定時間;
7、公共課(英語、政治)、專業(yè)課后專人代練刷題;
8、每位同學分配四位助教老師全程一對一答疑。
【收費標準】
日、俄語班—¥ 49800
【教學現(xiàn)場】
【師資介紹】
張老師
河北大學科技園教育培訓部部長,博講堂音樂考研創(chuàng)始人
個人履歷:
2011——2013年共青團中央網(wǎng)絡影視中心任編輯、記者一職。
2014——2017年,河北大學藝術學院聲樂表演專業(yè)研究生。
2016年3月參加美國古典聲樂大賽大師班獲聲樂教師培訓資格證書。
獲獎經歷:
2015年第9屆新加坡中新國際聲樂比賽中國賽區(qū)美聲唱法一等獎。
2015年在《文化研究》期刊上成功發(fā)表個人論文《論歌劇藝術的欣賞》及多篇省級、市級期刊與橫向課題。
2017年6月成功舉辦個人碩士畢業(yè)獨唱音樂會。
2018年12月起任河北大學科技園教育部長,負責管理河北大學師生的教育培訓創(chuàng)業(yè)工作。
2019年10月獲美國古典音樂家優(yōu)秀聲樂指導教師獎
2020年8月參與研究高校橫向課題《聲樂考研學生培訓模式研究——以音樂博講堂為案例研究》,并作為項目的主辦方及評審專家。
2014年自博講堂成立以來所教授的考研課程有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美學、民族民間音樂及音樂考研規(guī)劃指導等課程。
魏老師
中國音樂學院博士作曲技術理論博士。
個人履歷:
讀研期間申請課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視唱練耳課程中的應用》,發(fā)表論文《高師音樂教育中理論課程學習的調查報告分析》、《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在視唱練耳課程中的應用——以河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為例》等。先后師從劉錦宣教授和徐平力教授學習和聲,師從向民教授學習作品分析,師從楊勇教授學習復調和作曲。2021年以筆試榜首的成績考入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作曲技術理論)。
2016年開始輔導研究生入學考試科目和聲學和作品分析,指導的學生和聲與作品分析多數(shù)在130分以上,曾指導學生以單科成績榜首和總成績榜首考入河北師范大學,其余學生考入河北大學、中國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海南大學等國內外名校。
朱老師
中國音樂學院博士,上海音樂學院在站博士后。
個人履歷:
讀博期間跟隨導師為本科課堂教學擔任助教,2017年兼職中國音樂學院本科“曲式與作品分析”教學。分別于2018年、2019年入選上海音樂學院主辦的“國家藝術基金藝術”人才培養(yǎng)資助項目《音樂理論人才培養(yǎng)》和《歌劇理論評論人才培養(yǎng)》的正式學員并順利結業(yè)。曾在《中國音樂》《藝術評論》《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等期刊發(fā)表論文及評論。2018為年河北省大學生“創(chuàng)青春”大賽會歌《新時代的青春夢》,2020年創(chuàng)作抗疫歌曲《大愛無邊》《此愛無言》在河北共產黨員、廣宗黨建、河北大學等微信網(wǎng)站得到宣傳。主持的科研項目有:河北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中國音樂學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計劃項目、河北大學校長基金項目、北京大學-翁洪武科研原創(chuàng)基金項目、北京社科基金研究基地項目(參與)等。
袁老師
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博士,中國音樂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中國音樂史學會會員。
個人履歷:
碩士論文于2014年榮獲第八屆全國高校學生論文評選“徐小平獎”一等獎。博士論文正在撰寫中,相關于中國音樂文化的現(xiàn)代化發(fā)展與現(xiàn)代轉型等問題,預計25萬字左右。專注于學術研究之余,袁老師從事考研音樂專業(yè)理論課程輔導教學11年,主要輔導課程有中國音樂史、西方音樂史、音樂學基礎知識、學術論文寫作基礎等,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熟悉各個音樂院校的考研真題與命題特點,教學中以“短時間攻克中外音樂史”記憶難關而被眾學員稱贊不已,又以獨特的輔導教學顛覆傳統(tǒng)的學習模式,使學員能夠快速、簡單、輕松地學習,在取得高分的同時亦能學以致用。
王老師,雙碩士。
2018年畢業(yè)于河北師范大學取得碩士研究生學位;
2022年考入中國音樂學院碩士;西方音樂學學會會員。
個人履歷:
2018年至今師從中央音樂學院余志剛教授學習西方音樂史及相關音樂理論內容。碩士期間閱讀大量音樂理論專著及文獻,并在《音樂創(chuàng)作》、《中國藝術報》、《當代音樂》、《通俗歌曲》、《大眾文藝》期刊雜志上發(fā)表若干篇文章。
2016年開始教授音樂史考研學科,學生屢獲佳績,其中140分以上(150滿分)兩人,130分以上數(shù)十人。
張老師
博講堂音樂考研主管、老師
個人履歷:
2018屆博講堂優(yōu)秀學員,博講堂音樂考研主管老師、課程顧問及老師。
2017年起師從博講堂優(yōu)秀教師魏博老師、王志鵬老師、朱婧燕老師等學習和聲、曲式、復調、音樂史、藝術概論等課程。2019年以榜首一戰(zhàn)上岸研究生;自2019年繼續(xù)師從魏博老師學習和聲、曲式、復調等課程,目前備考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音樂分析)博士。
2018-2019年博講堂音樂考研音樂史助教老師;
2019-2021年博講堂音樂考研和聲曲式助教老師、博講堂音樂考研(河北校區(qū))主管老師;
2021-博講堂音樂考研專業(yè)課老師、博講堂音樂考研(京津冀地區(qū))主管老師。
所帶學生考入天津音樂學院、四川音樂學院、沈陽音樂學院、新疆藝術學院、河北大學,燕山大學、聊城大學、河北師范大學等。
【機構環(huán)境】
【機構簡介】
博講堂音樂考研創(chuàng)立于2014年,總部設立于河北保定。現(xiàn)有保定、石家莊兩處授課地點。2023年北京校區(qū)已經開始籌辦,未來會形成聯(lián)通京津冀,輻射全國的教學體系。并且有系統(tǒng)的線上授課系統(tǒng)。
博講堂音樂考研作為具有十年音樂考研培訓經驗且具有正規(guī)辦學資質的?樂培訓機構,不斷在實戰(zhàn)經驗中摸索歷練,已有成熟完善的教學培訓經驗。2023年精準化音樂研究培養(yǎng)目標,總結多年教育教學經驗,在過去的基礎上完善培養(yǎng),精準培養(yǎng)目標,立志體系化全程服務模式。每年定額定量培養(yǎng)人數(shù)與培養(yǎng)目標,以達到高效的復習時間和穩(wěn)定的升學,使學員少走彎路,節(jié)省成本。
100%滿意度
博講堂音樂考研學校
綜合
環(huán)境 : 5.0師資 : 5.0教學 : 5.0